高雄市社會局負責街友事務的七年級生吳芝螢,希望大眾了解許多街友仍想自立生活,在臉書設專頁為街友發聲。記者楊濡嘉/攝影 分享 facebook 七年級正妹負責街友事務,很多人問她會不會覺得害怕?她不但堅定的說「不會啦!」,還在臉書成立「打狗街頭二三四」專頁,以第一人稱的方式「讓」街友述說自己的故事、心情和想法。高雄市社會局科員吳芝螢原來是老人保護案的承辦人之一,2年多前負責街友事務的同事調職,她接下這項工作,期許自己多了解社會樣貌。「他們不懶散,不骯髒,也很想工作!許多人流落街頭是很不得已!」吳芝螢從街友中心到街頭訪視,隨時觀察、關心街友動態,深深感受到社會很多人對街友有刻板印象,所以工作之餘在臉書設專頁,用平實、誠摰的文字和照片傳達街友的心聲。臉書內容是以街友當第一人稱述說,不是用旁觀的第三人稱描述。她認為第一人稱比較能深切表達街友如何看待世界、周圍的人如何看待街友的真實,也較能吸引讓他人讀下去的溫度。這樣的描述,下筆者必須精確、細膩掌握人物的生活面、工作面和想法,「打狗街頭二三四」PO文內容呈現這些要求,字裡行間適切的讓街友「發言」。吳芝螢表示,和外展社工到街頭訪視時,她會仔細觀察,也會在和街友對談時留意他們透露的過往經歷和想法,如果街友對她的信任度增加,會告訴她更多心情故事。她說,一名50多歲街友告訴她,因為腿關節受傷,無法久站,找不到工作,餓了10多天,實在餓到受不了,不得已放下自尊到一家自助餐跪求老闆給他一個便當;這位街友後來被安置到街友中心,身體情況稍好後,表達工作意願,街友中心和社會局即設法幫他媒合,找到他能勝任的一份打掃工作,現在有收入,他省吃儉用儘量存錢,已搬出街友中心自租房屋生活。社會局和街友中心利用空地輔導願意做農耕的街友種菜,兩位認真投入的街友從種菜、送菜給其他弱勢團體中,慢慢的建立重回職場的信心,其中一位現在受雇協助社福團體處理農作,另一位到街頭賣雜誌,兩人收入雖不多,都為自己能自立感到滿足。透過街頭訪視,吳芝螢發現許多街友其實常協助清理公園或公共場所的垃圾,那些場所的垃圾製造者經常是遊客、甚至鄰近社區居民,街友因不想被扣上「製造髒亂」的帽子,會主動清理亂丟的瓶罐紙張。她說,街友有的三五群聚,有的獨來獨往;不少人因不喜歡街友中心的限制,不願被安置;他們晚上睡在公園、路邊,白天多會把自己的物品帶走,不會讓清掃人員為難;街友中心安排他們看病、檢查時,行動方便的常為行動不便者推輪椅,走得快的人也會在車上耐心等走得慢的人。透過臉書,吳芝螢呈現社會大眾不知道的街友面貌。她不否認,街友裡也有很不好的人,但多數街友只想過自己的生活,不去打擾他人。她臉書裡有一張照片是一名街友獨自坐在街邊角落。她說,過往的人對那人指指點點,其實那名街友只是坐在那裡休息而已。「請給他們機會!」吳芝螢希望透過臉書讓更多人了解街友心聲之後,社會上給街友重新生活的機會也會增加。如果以後調職,不再負責街友事務,臉書會停嗎?吳芝螢表示,即使調職,臉書會持續下去,她會和社會局一樣,一直關懷這些露宿街頭的朋友。吳芝螢(左2)陪同高市社會局長姚雨靜(左1)到街頭發送物資關懷街友。圖/高雄市社會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吳芝螢關懷訪視街友,也設臉書設專頁「打狗街頭二三四」,以第一人稱方式為街友發聲。圖/翻攝臉書照片 分享 facebook 七年級生吳芝螢在臉書設專頁「打狗街頭二三四」為街友發聲,PO了街友歇息處的地圖。圖/翻攝臉書照片 分享 facebook

4A54E9637435E9B6
arrow
arrow

    debraue48774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