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C型肝炎的群聚病例與豬隻死亡率快速上升令人擔憂。前者經流行病學調查,發現5位C肝病例均至桃園楊梅區同一診所就醫,而曾接受重複使用的針劑注射。事實上,自B肝病毒流行病學發現後,依規定用過針具必須丟棄,令人費解的是為何醫護專業者仍重複使用?是否往昔的「總統牌」醫生仍在台灣不同角落行醫?或少數醫療人員未吸收新知?又或求醫者恰巧也未注意針具是否已非第一次使用?



醫源性的血液傳播傳染病在台灣造成B肝與C肝外,也曾發生瘧疾事件;其他傳染病在國外還有如愛滋病毒、出血熱病毒、狂犬病毒及近年常討論的蟲媒病毒,所以先進國家是常規性進行血庫篩檢,以確保安全。新加坡近兩年已對捐血監測登革病毒。



血液傳染病令人關注的是:有些微生物在血液細胞內複製壯大致後患無窮,藉著血流可將病原帶至其他器官,造成系統性感染的併發症,對免疫力弱者影響大;若病原又可感染免疫細胞,其後抑制免疫力,反易將原在感染者身上不致病的微生物也伺機作亂;且病原久未被免疫成功消滅,造成慢性感染,如不定時炸彈,致病威脅大,又增其後人際傳播的威脅。至於持續帶原或免疫抑制後再致禍的傳染病更是重要,因此民眾求醫,仍須留意醫用器具的消毒。此次疾管署馬上警覺共同暴露,並以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佐證「共同感染源」,對防杜後續傳播算是打了漂亮的一仗,否則C肝的流行面將再擴大。為免除後患,防治之道是先篩檢此病毒抗體,於C肝病毒抗體呈陽性者,再進行病毒RNA測試確診,同時也可知病毒量及病毒基因型,再加上往昔治療經驗及是否有肝硬化,協助後續妥當臨床處置,持續追蹤治療成效。至於豬隻打假疫苗顯示豬農對疫苗內容及其品質無正確觀念。亂打疫苗在禽流感也致禍過。過去研究發現台灣從未有禽流感病毒H9N2,卻在雞群見此型抗體;另台灣2003年雞群得自1994年墨西哥禽流感H5N2感染,因野鳥的歐亞與美洲路線迥異,怎可能美洲野鳥在10年後飛達台灣致禍?換言之,我國的豬農、禽農慣用來路不明的疫苗,易致個人與國家的損失。因此,科學教育扎根民間相當重要。筆者建議可採取以下作法:一、縣市衛生局應嚴格督導醫護衛生人員進修,與時俱進,並實際訪察是否仍有總統牌醫生行醫,系統化精進管理;二、請疾管署協同感染症醫學會,教導其他科別與地方診所醫護人員血液傳染病的新知與防治;三、我國應有如印尼的動物疫苗品管機構,防檢局可經動物防治所系統化教導新知,提升動物養殖人員的科學觀,培植動物流行病學基層人才,減少農民損失;四、大眾傳播與新媒體宜將學術新知深植民間,扮演大眾教育要角。我國今年未受邀參與世界衛生大會,更要以專業審慎態度維護本國民眾與動物的健康,善盡地球村的責任。(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)(中國時報)

    #LIST_START#
  • 8591
  • #LIST_END#


    #LIST_START#
  • 視訊
  • #LIST_END#

148944E472589ECE
arrow
arrow

    debraue48774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